党委宣传部  主办
 
学校举行2025年新增研究生导师培训会
时间:2025-04-27 09:11:49   来源: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4月23日,学校在狮子山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了2025年新增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会,旨在让新增导师明确岗位职责与要求,了解岗位职业规范和基本准则,强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教育家型教师。校长赵国华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会议还邀请了学校博士生导师陶旭泉教授和张海森教授作专题报告,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及全体新增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参加了培训会。会议由研究生院院长雍彬主持。

赵国华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严格遵守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和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为题,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强调了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分享了自己对教育家精神的内涵、逻辑与时代价值的理解。他对新增导师提出4点要求。一是研究生导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必须遵守一名普通教师的行为准则,不仅做“经师”还要做“人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履行好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责任;二是师德师风是研究生导师的工作底线,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实施零容忍;三是要深入学习贯彻教育家精神,认真思考如何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指导研究生的具体过程中;四是研究生导师要严格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坚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一根本政治方向,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深入科学研究,做学生的榜样。

陶旭泉以《给导师分享的七个关键词》为题,根据自己多年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提出学习、育人、规范、生产、责任、垂范、尺度等7个关键词并一一进行了解读。他希望新导师们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及其职业规划来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海森以《责任、传承、因材施教与相互成就——培养研究生8年之感悟》为题,结合自身经历作了经验分享。他认为,作为研究生导师,首先预示着肩上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不仅要对学生有学术研究的影响,更要对学生有价值观的影响。其次要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学术潜力。最后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珍惜师生情谊。

雍彬就我校研究生教育整体情况及导师相关要求进行了解读,并强调研究生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制高点,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希望各位新导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追求时代价值的引路人、勇于开拓创新的示范者、扎根中国大地胸怀世界的先行者和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

作者:王玲玲   审核:雍彬   终审:党委宣传部

 
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