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成功不分早晚。从中职一路前行,到顺利考取硕士研究生,教育科学学院6名女生不断突破、挑战自我,凭借扎实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最终完成了华丽的蜕变。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6位敢拼敢闯的女孩。
严欢:获得1次一等奖学金、1次三等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考研至中国海洋大学。
中考后,严欢进入成都礼仪职业中学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命运的齿轮在高一下学期的一场幼儿故事演讲大赛后开始转动。那次大赛,严欢的演讲获得了大家的肯定,也从那时起,她坚定了要成为一名老师的信念。执着梦想的她考上了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又凭借自己的努力与勤奋,免试升入川师大。
本科的学习让严欢有了更宽的眼界和更高的目标,她决定在考研深造的路上继续前行。在初试备考时,她始终关注自身的学习状态和效率,不被别人打乱学习节奏,也不会杞人忧天。在选择学习资料时以适合自己为标准,不撒“胡椒面”,明确重难点。在准备复试时,她以初试的基础知识作为复习重点,同时注重培养作为准研究生的基本素质,在复试中充分展现自己的科研潜力、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在与老师沟通时,她谦逊有礼、有理有据、逐步深入。最终,她取得了复试第一名的好成绩。
严欢说,她曾读到过这样一句话:“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正是这句话,激励着她将自己的人生尽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回首过去,严欢说自己的今天是过去的自己从未想过的,“所以一定不要给自己设限,任何时候努力都不晚,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我们都能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龚明典:曾任大学生记者团文稿编辑部部长,获得综合素质A级证书、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四川省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考研至南宁师范大学。
龚明典始终相信,“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中专时她就对所学专业学前教育很感兴趣,并立志要从事教育事业。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成功升入川师大读本科,她一路努力追赶,只为心中那个教师梦。本科期间,有一次辅导员杨宇明老师让每位同学写下大学规划,龚明典认真地做了详尽的考研计划表。杨老师看到后,给她打电话帮助她细致地分析了自己的情况,并给出了相关建议。杨老师的鼓励给了龚明典极大的信心和动力。
在考研初试备考时,龚明典采取对知识点进行“再加工”和不断复盘的学习方法。她告诉记者,对知识点“再次加工”一方面要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并将不同的知识点加以区分,另一方面则是将繁复知识简化,减轻记忆负担。复盘则是在学习新的知识点后,当日背诵,第二天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再次记忆,第三天简单浏览,逐渐将该知识点内化于心。在复试备考环节,龚明典从已上岸的学长学姐处获取经验、资料,与研友一起模拟面试,相互查漏补缺。在备考期间,龚明典也经历过一次次困难,也曾因倍感压力而崩溃大哭,但她最终选择坚持,她相信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未来,她将继续深入探索职业教育领域,为实现“让花成花,让树成树”的教育理念不懈奋斗。
丁海燕:获得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一等奖学金、1次二等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四川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考研至集美大学。
好不容易通过专升本来到川师大,丁海燕本想等到顺利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即可,但辅导员杨宇明老师的出现让她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高的追求。学院举办的考研答疑会、围绕目标院校和专业选择为有考研意愿的同学提供一对一辅导等措施,都让丁海燕坚定了继续前进的决心。
在备考过程中,丁海燕也曾焦虑、崩溃,一度想要放弃。“每当我感到疲惫或焦虑,都会找杨老师聊聊,然后我就又能重拾信心。”丁海燕满怀感激地说。谈及备考经验,丁海燕认为,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非常重要。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复习内容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设定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同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重难点的突破,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应对面试,则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面试的流程和形式,提前准备一些常见问题的回答,并思考如何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面试过程中,积极思考面试官提出的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回答;同时保持自信、冷静、礼貌,注意语言表达和仪态举止。
丁海燕强调,备考时要远离一切会令人产生负面情绪的人或事,最好屏蔽社交软件,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遇到无法排解的问题要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
谭警富:获得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四川省第九届大艺赛一等奖、全国大艺赛二等奖,以及“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四川省优秀毕业大学生”等荣誉称号,考研至四川师范大学。
通过专升本进入川师大后,进一步的学习让谭警富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与理解。她发觉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对专业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各种实践实习,曾经迷茫的她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锚点”,那便是她热爱教育这份事业。这份热爱也指引着她在学科历史专业上继续深造,对她而言,这是一次跨专业考研,难度系数拉满。
首先摆在她面前的困难便是英语基础薄弱和中外教育通史等学科的学习任务重。谭警富卯足一股劲,要想奋力搏一搏。“坚持、计划、劳逸结合”这三个关键词便是她总结的成功法宝。首先是要合理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阶段目标,其次是严格按照计划和目标执行,面对困难时不言放弃。她告诉记者,她常常用“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给自己加油打气,磨砺自己的意志。此外,劳逸结合也很重要。只有统筹好学习和休息,才能在考研这场持久战中获得最后的胜利。
谭警富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尽管生活不易,但是学校和老师为她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让她对未来有更美好的向往,所以她要为自己梦想拼一拼。关于未来,谭警富将继续用行动勾勒出自己心中的美好蓝图。
蒲华容:获得3次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国家奖学金,以及“绵阳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等荣誉称号,考研至青海师范大学。
蒲华琴:获得2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及2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四川师范大学优秀大学毕业生”等荣誉称号,考研至青海师范大学。
蒲华容和蒲华琴这对姐妹花,双双通过专升本升入川师大,再携手考上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求学的路径几乎是一致的,但是两人却有不同的心路历程。
“我觉得我不算逆袭,我爸爸才是。他作为一个普通的残疾农村父亲,能够经营好家庭,自力更生培养出两个研究生,让我很钦佩。”一直以来,父亲脚踏实地努力生活的样子,是蒲华容稳扎稳打、不断进步的榜样和力量。她明白,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在学习上,她从不好高骛远,而是默默努力打败求学路上的一个个拦路虎。英语对她来说相对薄弱,给她心理上带来了一些担忧,但早已明白遇到困难只有靠自己的她,总是积极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努力迎头赶上。当压力过大的时候,她会采取劳逸结合,主动和朋友或者老师聊聊天,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与状态,当看到自己的一点点进步时就及时自我鼓励,由此也慢慢地化解掉心中的压力。
蒲华琴在大学里热衷于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奉献属于自己的一份热情与爱心,“因为我相信人人都献出一份力一份爱,爱的种子就会播撒开,在世界上开花结果,人与人之间会充满更多的善意。”不管是在敬老院中陪伴孤寡老人,倾听他们过去的故事与感怀;还是在学校图书馆中帮助同学,探寻知识的海洋与奥秘;亦或是在疫情防控时期,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其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深深敲动着蒲华琴的内心,不仅让她体会到被人需要的快乐,也让她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人生的方向,并决定报考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她在备考时注重多看、多理解、多做题,同时合理安排时间放松。她认为考研不仅是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毅力、自律能力等方面的一种综合考验,更是一个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重塑自己的过程。
她们相互陪伴、相互鼓励、相互监督、相互支持,在迷茫与彷徨中拥抱对方、点亮希望。能继续在同一所大学里深造成长,这是属于她俩独有的幸福,她们将携手见证彼此收获美好的人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之路何其漫长,而唯有不断地认识自己、反省自己、勉励自己,方能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吾心安处。祝愿这些独立而富有力量的女孩们前程似锦!她们的未来也必然可期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