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经典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大家好,我是雅雯……”去年,一档专门宣讲红色文化、名为《雅雯讲故事》的短视频节目在抖音、爱奇艺、腾讯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播出后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持续关注,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四川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1年多时间来,这档时长约5分钟的短视频栏目更新了290多期,浏览量超过了700万人次。
《雅雯讲故事》栏目的创办人是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2019级学生潘雅雯,她利用节假日先后到北京市、重庆市、四川遂宁市、德阳市、绵竹市,以及成都市双流区、邛崃市等地,在英雄故里、英烈牺牲的地方实地寻访并创作短视频,给我们讲述红色故事。去年十月,潘雅雯受邀参加了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在北京举办的“知史爱党 知史爱国”全国党史故事短视频现场展播活动,其创作的短视频作品《孤胆英雄“胡修道”》经过层层选拔,荣获党史人物类作品全国二等奖。
潘雅雯受邀参加“知史爱党 知史爱国”全国党史故事短视频现场展演
红色故事点燃心中红色火种
潘雅雯告诉记者:“我父亲和哥哥都是党员,父亲常给我讲,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但是那时候的认识很肤浅,直到2020年12月,我前往了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实地感受到红岩烈士的英勇不屈,非常震撼,深切感受到没有共产党、没有革命烈士的英勇牺牲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此后,潘雅雯开始查阅资料,了解到更多的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但她发现,这些经典的红色故事,身边知道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和她一样的大学生,有的虽然知道一些,但也是一知半解,于是,她头脑里闪出一个想法,如果我把这些红色故事讲给他们听,那些鲜为人知、震撼人心的英烈故事不就能让更多的青年一代更直接感受到英烈们的壮举了。
在家人的鼓励下,潘雅雯开始筹备,上网查询资料,然后到档案馆、图书馆参阅相关文件,再通过实地寻访英雄故里和故事发生地,梳理出英雄为革命奋斗献身的人生轨迹,最后创作、拍摄、制作出视频短片。在实地寻访中,最令她感动的是成都双流籍红岩烈士丁地平的女儿丁基镜,在和她交流父亲的故事时,丁基镜忍不住泪流满面,在她记忆中,父亲既是熟悉又陌生的人,因为,为了革命,他常年都不在家,作为他的女儿也是在她牺牲后,通过一次次寻访他的过去,才重新认识父亲伟大的一生。潘雅雯说,每一次这样的交流也是对她一次心灵的洗涤,让她更加坚定信念,做好传承英烈精神、讲好红色故事。
潘雅雯录制《我讲党史给你听》
以青春之名传承红色薪火
潘雅雯就读的专业是音乐剧表演,对演讲有一定的功底,但为了更好的传播红色文化,在筹办《雅雯讲故事》的过程中,学校老师给了她许多帮助,台词课老师不厌其烦地帮助她纠正普通话发音,提升讲述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经过近4个月的筹备,2021年3月,《雅雯讲故事》正式面世,通过抖音等平台发布后,引发了众多网友、各地政府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青年人,看后留言:很适合年轻人看的讲述红色经典的短视频。潘雅雯也表示,这是她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献上的最好的礼物。
随着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也陆续加入到她的团队,他们既有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学生、也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还有影视与传媒学院的学生……甚至还有校外的志愿者,从最初潘雅雯一人到今天的9人,这支传播红色文化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大家一起并肩前行、携手努力,只为一个目标:传播红色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潘雅雯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上发言
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生活中的潘雅雯和其他大学生一样,爱美爱笑爱逛街、吃成都美食,但一提起红色故事,她眼里就会闪出不一样的光芒。“每次听到烈士的故事时我心里都有不一样的感动,就想要把他们的故事传播出去,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帮助广大青年接受党史教育的浸润和熏陶,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学子的专业素养和蓬勃朝气。”
《雅雯讲故事》开播已经1年多了,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潘雅雯总是想方设法调整拍摄方案,利用某地疫情松动的空隙完成实地寻访拍摄,四川省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几乎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另一方面她利用这段时间,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英烈资料的收集整理,因为《雅雯讲故事》要一直坚持下去,要根据不同时代的不同审美和需求,不断提高技能和表达能力,从栏目形式到内容都要不断扩展和深化。今后,《雅雯讲故事》不仅要讲述红色故事,还要紧跟时代步伐,讲述乡村振兴、抗击疫情、创新创业、田园城市等内容,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