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成都讯(记者 陆航 通讯员 钟荣帆 曹钰瑶)8月24日,“民族地区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郭朝辉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会长丁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汪洪亮主持会议开幕式。与会专家学者聚焦民族地区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非遗文化、地方信仰、时代新使命等问题展开探讨,既有立足于现实案例的经验总结,又有针对历史现象的研究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姚宇,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的民族工作与中国式现代化内容进行系统性解读。他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理解新时代民族问题提供了新的钥匙、为新时代民族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启发、为新时代民族问题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为新时代民族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四川大学教授李锦聚焦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与文化逻辑,以“茶文化”为例,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突出其当代价值和社会功能。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执行会长那金华教授基于云南少数民族村落所保留的建筑、技艺、服饰及艺术表达等非遗技术,提出其所折射的文化共性契合现代文明发展中的“存与失”,是中国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符号。
本次会议由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四川师范大学主办,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四川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四川省社科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四川省虚拟教研室“中国边疆民族共同体历史课程群”、《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承办。来自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湖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长江师范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等5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0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