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今天,百所高校研究生接力讲述“四史”活动走进四川师范大学,我们接过@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接力棒,为您讲述铁道老兵蔡方鹿的故事。
我是四川师范大学“四史”学生讲述人张严,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20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蔡方鹿近照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的战斗序列史上,有一支承担着特殊使命,以忠诚敬业、奋勇向前、志在四方为精神的英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国际局势紧张,为充分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毅然决定加紧进行大三线建设,成昆铁路的修建即是其中的特大型工程之一。我校杰出教授蔡方鹿正是当时修建成昆铁路的铁道兵一员。
条件虽艰苦 勇挑最重担
蔡方鹿出身军人家庭,父亲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兵。在他的影响下,成为一名军人是蔡方鹿的梦想。1968年3月,初中毕业的蔡方鹿得知部队正在招收铁道兵,胸怀报国之志的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经过政审及体检,蔡方鹿来到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铁道兵部队服役。在四川峨眉县(现峨眉山市)龙池镇经过几个月新兵训练之后,他被分配到地处成昆铁路中段的四川德昌县金沙大队的老连队(8816部队2连8班)当战士。他所在的连队承担着成昆铁路金沙隧道的修建工作。
蔡方鹿《应征青年入伍通知书》 | 蔡方鹿在部队时留影
到连队之后,蔡方鹿成为一名爆破兵,专门负责隧道爆破作业和洞外路基施工的开山放炮工作。爆破兵是一个危险性很高的工种,遇到哑炮,导火索受潮、扭曲,炸药量计算不当等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爆破任务失败,轻则增加工程量,延误工期,重则有可能被炸得粉身碎骨,葬身爆破现场。因炸药量过多引起的塌方,也经常会带来伤亡的代价。蔡方鹿所在工地的一位爆破老兵遇到哑炮时提前赶到现场,结果因为炸药延时爆炸而当场牺牲。成昆铁路历时12年建成通车,建设高峰时曾有30多万筑路军民投入施工,其中为铁路修建奉献生命的烈士有2000多人。蔡方鹿身边牺牲的战友是为国家建设和山区人民幸福奉献自己生命的士兵,平凡而又伟大。
除了高度危险性外,工作本身的高难度系数也时刻考验着铁道兵英雄们的体力和耐力。为了克服巨大的地形高差和绕开重大不良地质地段,成昆线上有7处盘山展线,13次跨牛日河,8次跨安宁河,49次跨过龙川江,工程量十分浩大。修隧道,最怕塌方。蔡方鹿入伍第二年就遇上了金沙隧道大塌方。塌方的掌子面越塌越大,最后塌成了通天洞,最后连山上的树木都塌进了隧道。从山脚到通天洞,高100多米,坡度70多度,空手爬上去都累得气喘吁吁。当时他们从山脚爬上去看到的塌方口呈漏斗形,足有一个篮球场大。蔡方鹿作为代理班长,率领战友们硬是在无路可走的陡峭山坡上,不分昼夜把水泥、沙石背上山,搅拌成混凝土,灌注到塌方口,才终于覆盖住下塌的山体,止住了塌方。
成昆铁路爆破作业(资料图) | 蔡方鹿与老班长合影
在那个物资极度缺乏、经济落后的年代,部队还面临着给养供应不足的问题。因此,当时只有16岁的新兵蛋子蔡方鹿除了要冒着生命危险高强度工作外,还面临着吃不上蔬菜和肉的现实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就着盐巴吃米饭,战士们因此营养不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们硬是凭着一腔热血顶住了经常性的一天十几个小时繁重体力劳动的压力,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任务。
成昆铁路施工现场(资料图)
成昆线穿越横断山区,这里触目可及的是高山、深涧、险壑、湍河,此外像滑坡、泥石流、崩塌、山体错落等几十种地质灾害频繁,多国专家断言成昆铁路不可能建成。初建成昆铁路时,不少外国专家嘲讽“中国人疯了”。更有人悲观断言,成昆线即使建成,狂暴的大自然也必使它变成一堆废铁。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硬是用血汗铸就了这一壮烈工程,成昆铁路被誉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这一奇迹,正是像蔡方鹿这样的铁道兵英雄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拼搏精神共同创造而成的。
成昆铁路南北两列火车在西昌相遇时通车庆典(资料图)
如今的蔡方鹿已头发花白,但谈起当铁道兵的往事,他依然记忆犹新。挖隧道的工序是打眼—放炮—除渣—倒料。铁路上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是1.435米,每千米铁路的坡度不能超过千分之六。在铁路建设工地上,他亲手点的炮不下10000个,这样的流程早已刻进记忆深处。据他回忆,在金沙隧道一次施工中,他的右脚心被一根150毫米长的大钉子扎穿。当时连队的卫生员吓得不敢动手拔钉子,他只能咬牙自己动手。钉子刚拔出来血流如注,他就疼得整个人昏死过去,最终还是战友把他背下了工地。医生要求蔡方鹿静养半个月,但心系工期进度的他只休息了一周就一瘸一拐上了工地。
在铁道兵部队的几年,蔡方鹿受到了各方面的锻炼,尤其是身体和精神。铁道兵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创业精神;攻坚克难、敢于牺牲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钻研业务、精通技术的科学精神都深深根植在他心里。这些铁道兵精神都为他后来成就学术上的造诣提供了不竭动力。
永葆铁兵魂 重走成昆线
1973年3月,蔡方鹿退伍后先上大学,后研究哲学,现为我校杰出教授。走上教师岗位的他并没有忘记自己铁道兵的光荣传统,一直致力于弘扬和传承铁道兵精神。除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未能出行,他已经连续11年共带领师生117人次重走成昆线,以祭扫烈士陵园、徒步行走成昆铁路、采访村民、参观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参观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参观铁道兵博物馆、举行金口河铁道老兵座谈会等实践活动重温铁道兵精神,带领师生亲身感受当年铁道兵筑路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学习他们为国为民、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蔡方鹿与暑期社会实践师生在成昆铁路建设纪念碑前合影
蔡方鹿带领师生到德昌烈士陵园为铁道兵烈士扫墓
“铁道兵精神不能断”是蔡方鹿始终坚持的一个信念。“要让年轻一代知道父辈们在那个艰苦年代为了国家付出了青春甚至生命。吃苦耐劳这种精神是永恒的,拼搏进取、敢于创造、甘于奉献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的。”蔡方鹿此行可谓用心良苦,他说,“以前什么苦和累都吃过了,现在做学问也不怕苦不怕累,感觉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在穿行793米的金沙隧道时,蔡方鹿满怀深情地望着安宁河说到:“以后,我的骨灰就撒到这安宁河里,我要永远看着这成昆线才是啰。”
重走成昆线的实践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撰文《莽莽成昆出大山》报道了他们重走成昆线的事迹,他们的坚持也获得了中国铁建领导和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的肯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方克立教授说:“你(蔡方鹿)作为一个铁道兵老战士,今天的中国哲学教授,连续九年(现已有十一年了)带领师生重走成昆线,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深受教育和锻炼。这可能是当代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至少也是教书育人的一个成功范例。我建议把历年的有关报道和师生们(包括美国老师和学生)写的社会实践体会文章,再加上一篇你关于这个活动的缘起、做法、收获、经验、意义的总结性文章,出一本书,可以教育、感染、带动更多的人。”美国麦卡利斯特大学历史系主任、世界铁路史研究专家孟洁梅(Jamie Monson)教授也随蔡方鹿教授带领的队伍深入凉山彝族山寨开展田野调查。中央电视台导演刘洪浩先生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沿途全程拍摄。十一年来,重走成昆线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对推动凉山州和西昌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当地党政军领导干部、大中小学师生、企业人员、社团学会会员等社会各界人士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彝汉各族群众的广泛好评,为服务社会、发展当地文化教育做出了贡献。
《人民日报》报道重走成昆线事迹
立德又树人 铁魂传新人
教师以传道授业为本,革命精神同样需要薪火相传。蔡方鹿将铁道兵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用以立德树人,身体力行,影响学生。参与重走成昆铁路的研究生有10余人考上国内重点高校博士生,2人出国留学深造;1人获四川省优秀硕士论文,4人获四川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周易研究》《孔子研究》《现代哲学》《人文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115篇。这部分研究生如今已成为各个单位的骨干,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蔡方鹿发起铁道兵精神研讨活动
蔡方鹿的学生张玉禄表示,“我们要向老一辈铁道兵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奋斗不止、勇于攀登的精神。以后一定认真学习文化,努力做一个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道德上能为楷模的人。”该同学毕业后参加工作表现突出,被评为甘肃省武威市优秀共产党员。
研究生解茗在阴阳两间深情地与铁道兵烈士对话:“坐在列车上的每分钟都有可能与一位烈士的英魂相遇。那么,请各位英灵,仔细地聆听每一位乘客的心底对你们的感激与敬意。你们的付出与牺牲,换来的是铁路沿线整整2000万人命运的改变,使原本闭塞的西南地区整整前进了50年。正是由于有了你们和像你们一样的热血青年,贫穷落后的中国有了今日的富饶强大,而我们这一代所要做的,就是沿着你们所铺就的路,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走下去,让我们的祖国,在下一个60年,更好、更强!”相信解茗同学的心声,一定会深深打动每一位活着的和牺牲了的铁道兵战士的心灵。确实,今天的人们在乘坐火车路过隧道、桥梁时,所经过的每一公里铁轨的延伸,都有着铁道兵烈士的身影。解茗同学能够想到与烈士的英灵对话,足以让在天堂的英烈们感到慰藉。
铁道老兵蔡方鹿用自己扎实的工作和突出的成绩诠释了“四有军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内涵。蔡方鹿不仅教书育人,传承铁道兵精神,而且还带头在科研上取得突出成绩和标志性成果。他的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和《哲学史家文库》,独立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道统思想研究”首席专家。如今已年近七旬的蔡方鹿仍然不忘使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着。正如他带领师生重走成昆线时许下的誓言那样:“我们要发扬铁道兵的光荣传统,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积极进取,刻苦钻研。为学术之繁荣,国家之昌盛,人民之幸福而奋斗!”
百年风华,青春正茂
人才辈出,与国同行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爱国血脉
@厦门大学研究生
下一段党史故事,由你们讲述!
原文网址: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170668/607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