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学之道 做时代新人
——在四川师范大学2022年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校长 汪明义
(2022年10月23日)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昨天,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中国共产党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向中国青年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在今天中午举行的中央新一届政治局常委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事业,唯其艰巨,所以伟大,唯其艰巨,更显荣光。伟大的事业激励着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再创伟业。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隆重集会,共同庆祝万余名新同学加入川师大家庭。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并借此机会,向孜孜不倦培养你们各个阶段的老师,向含辛茹苦养育你们的家长,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你们是最幸运的一代学子,也是要经受更多磨砺才可成长的一代新人。你们既要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己责,更要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从今天开始,你们要牢记的基本观念是:大学就是将自己造就成既全面适应巨变的世界又坚守己责的有为知识人才,这一基本的大学观念,就应成为你们的学业指南。为此,我借开学典礼的机会与你们交流五个问题:首先是川师大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接着我们共同来探讨有关大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最后,我们共同来求解如何度过大学时光这个“五个变量的函数方程”。
第一个问题,四川师大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居狮山之巅、养龙湖之灵,她既是一所博学重德、文脉厚重的大学,更是一所胸怀美好愿景和崇高使命的大学。在川师大76年的发展历程中,可谓名师荟萃、鸿儒云集,她拥有:世界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最早运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实地考察和研究藏区的著名学者李安宅;我国教育心理学重要创始人之一、杰出的人民教育家刘绍禹;著名语言学及楚辞学专家汤炳正;著名的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著名的训诂学专家刘君惠;著名凝聚态物理学家赵敏光;著名拓扑学专家刘旺金;著名的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著名哲学家及心理学家罗忠恕;著名的语言学家冉友侨等等,以这些著名专家为代表的“经师”和“人师”们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深度融合,为社会培养了30余万名各类优秀人才,校友遍及世界各地。他们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教育精英、学术大家、治国英才、行业翘楚。
进入新时代,四川师大全面践行“24356”办学治校体系,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三心四能五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其基本内涵是:持续地培育学生“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和“强烈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实现“专业技能与职业操守”“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创新实践与批判性思维”“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的有机结合。这是川师大办学治校的价值取向,也是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更是你们求学问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希望你们在这里传承“重德、博学、务实、尚美”的校训,弘扬“励志笃行、止于至善”的校风;践行“求真循理、慎思知明”的学风,把自己锻造成为有远见和情怀、有责任和担当、有作为和成就的一代新人。
第二个问题,中国现代大学从哪儿发源而来?
要言之,中国现代大学是19世纪后期逐渐建立起来的,它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源于中国千余年的书院传统;二是通过西学东渐充分吸收借鉴西方现代大学经验而创办的新式大学。就古典书院而言,影响最为深远的有四大书院,它们是: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研究发现,我国古典书院在人类高等教育的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文化遗产。书院所履行的“文明传承、教育启蒙、社会批判、学术研究”四大职能,以及书院所坚守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学术大师治校的基本制度、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四大理念,远超同时代的西方大学。
西方的大学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后期。University一词源自拉丁文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它的大致意思是将寻找世间万物背后的规律作为使命的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实体性组织。在高等教育学界,1080年诞生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成为人类大学之母,诞生于1150年的巴黎大学成为西欧大学之母,诞生于1810年的德国洪堡大学成为人类现代大学之母。我国早期培育起来的现代大学以诞生于1895年的天津中西学堂、1896年的交通大学、1897年的浙江大学和1898年的北京大学为典型代表。
毛泽东同志于1921年8月创立的“湖南自修大学”和1937年7月在根据地创立的陕北公学成为了我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之道的早期实践。
第三个问题,大学是做什么的?
无论是西方大学还是我们自己创立的大学,其存在的理由都是:把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烈的年轻人和有智慧有经验的长者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基于此基本观念,大学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自为地赋予了三大意义:
首先,大学被誉为人类的知识之轮:提供思想和观念、科学和技术、人才和组织,引发文艺革命、思想革命、科技革命和组织革命,解决社会难题,扩展人类心灵,为人类存在立心。
其次,大学被誉为人类的价值之源:澄明人类存在的共同价值,显示人类命运共存的指标,照亮人类向自由人联合体前进的道路。
第三,大学被誉为人类的友谊之桥:消除世界文化间的冲突和隔阂,寻求人类文化互解的最大公约数,破译人类和解的文化核心秘密。
综上,大学的首要职责是探求和创造知识,然后运用创造的知识来激励学生求知并引导学生践履所知,这就是使求知者通道、明理、共生。美国哲学家诺齐克在《哲学说明》一书中谈到“什么是知识”时说,“知识就是知道”。所谓“知道”就是拥有追踪真理的信念,即是探求人、事物、世界的存在之道。因为它蕴含普遍之理,所以,它是真理,而真理却呈现共同价值。大学将探求得来的真理予以概念化呈现,就是知识;大学以知识为媒介,以共同价值为准则引导民族、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互鉴,这就是知识对人类和平的桥梁功能的发挥。
第四个问题,大学之道在何处?
大学是世界的,同时也是地域的;大学是人类的,更是民族的和国家的。就前者言,大学必须有世界视野,并扎根人类文明的土壤之中;就后者论,大学必须具备民族情感和国家情操,并扎根于民族国家的文化土壤之中。所以,世界文明和民族文化共同形塑了大学之道。具体地讲,大学的人类之道和世界之道,就是超地域、超国度、超种族的全人类共享的“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正义”;“民主与自由”共同价值;大学的民族之道和国家之道,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的《礼记·大学》之经典:“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接下来,我们具体阐释四川师大应如何践行此大学之道:
首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这是说大学应培养学生“明德成人”。这涉及“明什么德”和“如何明德”:就前者言,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仅后者言,就是以“明”的方式“明德”。所以,进入大学,要学会“明明德”,这需要先理解“明”和“德”字。
首先看“德”字,最初写作“惪”,《说文》一书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已”。意为只有自己心直才可得到他人之心。“惪”字写作“德”后,更明确地表达其“保有心直方能得其众人的承认和拥戴”之意。
其次看“明”字。在“明明德”中,第一个“明”是使动词,指“使之……明”、“使之……彰显”。第二个“明”是修饰“德”而构成“明德”。由于德本源于心直,所以“明德”是直心敞开的空灵、无蔽、明丽的德性状态。
简要地讲,明明德,就是清扫被天赋的气禀所拘、后天习染所成的人欲所蔽的直心,使之重新释放敞亮明丽的德性光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说青年人进入大学,应通过求知辨识反省自己,以自为地清扫后天积习所累的污垢,即克服气禀的缺陷、抑止欲望的膨胀,回复天赋的真心,敞开本然的人性,从而获得善性、仁心,具备良知良能,这就是明明德。
从根本讲,明明德,既是修习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路径,也是践履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方式,因为德之于个体的修炼,必从知德与行德两个方面展开:知德,就是通过学习、阅读、思考、理解、反省性认识去修养德性,建构品质,纯正人格;行德,就是对所修养形成的德性的实操,即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与人交流交往的行为做到有德。
其次,大学之道,在亲民。
“亲民”中的“亲”字,历代有各种注解,但朱熹所注影响最大,他将“亲”定义为“新”,“亲民”即日新其民。被称为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先生就采用了这一注解,使千年古训幡然回新,充满“五四”学人的文化精神和理想。“在新民”对受教育者即大学生而言,应学会认识自己,觉解蕴含于己身的原本善性,修养仁爱,使己日新;对教育者即作为大学而言,传承文明、启迪智慧,培养一代又一代能适应时代发展并引领时代发展的新人构成了大学的职责使命。因此,你们进入大学,在大学这个精神家园里,不仅要广泛吸纳人类的知识、思想、真理和智慧,更应该学会自我抉发心智的潜能、将自己培养成有文化、有德操、有责任、有担当的“大人”。简而言之,你们上大学,既要感受生命的美好、肩负生命的责任,更要彰显生命的光辉,真正成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和人类进步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其三,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理解“止于至善”的关键是明白“止”和“至善”之义。
“止”相对人的行为论,既指停止、中止,更包含人的行为“达到……而不越其界”之意。所以,“止于至善”之“止”,一是指行为合于事理;二是指合于事理的行为也要合其度。合起来,“止”者,指人的行为适于事理而合其度。
“至善”之“至”,做达到、极、最等讲。“至善”即是纯粹的、完美的、最高的善。人间之善自有其三种等级类型:第一种是一般的善,也是人人必行的普遍的善,它表述为“利己不损人”或“利己也利人”的道德;第二种是高级的善,它是社会倡导的善,表述为“无私奉献”或“自我牺牲”的美德;三是至善,表述为圣人之善,亦称至善,属于圣德。简言之,至善,就是无任何私心杂念地把自己奉献给世界而达到的最高境界的善。
“止于至善”之成为大学之道,是指人一旦进入大学,就应该从知与行两个方面修炼成人之德(道德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志;美德是区别君子与常人的标志;圣德是区别圣人与君子的标志),从道德起步践行美德、崇尚圣德,并以“博施于人,而能济众”的至善为最高诉求,这是你们通过大学而使自己真正成为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内生动力。
第五个问题:如何求解五个变量的“函数方程”?
同学们,当了解了大学之道和大学赋予你们的职责、担当和使命后,就可以相互鼓动共同来求解大学五个变量的“函数方程”。
一要有诚挚的理想,让初心使命为思想铸魂。
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古往今来,一切伟大成就的取得,一切历史功绩的实现,都离不开远大志向的指引。中国龙芯之母黄令仪,不顾84岁高龄也要坚持一线奋战,最终成功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芯片”,为国家省下了上万亿的资金。她说这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抹掉祖国身上的耻辱。当你们从中学跨入大学,拥有了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和无限美好的前景,不要急于做“有用”与“无用”的选择,也不要局限于眼前利益的得失,要更多地放眼长远的价值与成长,要以强国之名立志,胸怀大格局、拥有大境界、成就大智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更加自觉地将“小我”融入“大我”,在红色根脉、英雄事迹中厚植家国情怀,在课程学习、创新实践中增长报国才干,在社会实践、参与国家战略中坚定人民立场,不断强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让青春理想闪烁耀眼光芒。
二要有明确的目标,让宏远蓝图为未来领航。
古人讲“取法乎下,得乎其下下;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上上,得乎其上”。这个“法”,就是目标定位;取法,就是选择定位未来人生。大学期间是青年人成长最关键的时期,有无明确的目标和有什么水准的目标,不但决定了我们大学生活将怎样度过,而且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基本走向。大学毕业后,你们将站在人生选择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如果现在没有明确的目标,不仅未来将茫然失措,大学生活也会浑浑噩噩。我相信,当你们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一定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设置了目标和规划,那么请同学们坚定入学的梦想,站稳出发的原点,用恒定的信仰和不屈的意志,让自己宛如上紧弦的发条和拉满弓的箭,去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意志和力量,展示一个更高境界、更大格局、更丰情怀的自己。
三要有可行的计划,让沉谋研虑为志向储能。
大学与中学的根本不同,在于她既是接受教育的场所,更是自我教育的圣地。自我教育是人类教育的最高形式,在大学校园里,老师成为你张帆远行的导航者,他们将引导你们从专业出发四通八达翱翔于汇聚古往今来人类科学、知识、思想、创造和想象力的浩瀚学海,自我鼓动,自我激励、自我改进、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探求和积累创造的智慧。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学习的自主性更强,最大的一致性在于要学好都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有勤奋。但勤奋不是蛮干,而要有可行的计划。缺乏可行的计划,理想和目标必然化为空中楼阁。因此,从来到师大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要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规划!同学们要有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生活规划和人生规划,要形成习惯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规划,把制定计划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审视自己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执行情况,为自己一步步迈向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要有踏实的行动,让实干笃行为梦想筑路。
常言道,“言之易,行之难”。我知道不少人都是“行动困难户”,为此,川师大为你们的大学生活开出了“秘制良方”——“十个一”养成教育实践,即一个总结、两封书信、三个场地、四项活动。“一个总结”,是每位学生每学期要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得失,不断增长智慧、培养能力和提升思维。“两封书信”,是每学期给自己的亲人和老师写信,通过“见字如面”的方式,懂得感恩、传递情感、解惑释疑。“三个场地”,即图书馆、报告厅、运动场,图书馆是蕴藏古今智慧的知识殿堂,人类的文明和智慧,很多时候是从书籍中获取的,读书使人更有悟性和灵性,也使你更具魅力。报告厅是领悟大师思想的修炼道场,许多最新的学术思想和学科前沿的问题第一时间来源于学术交流中智慧碰撞;体育场是激活生命动力的绝佳之地,锻炼不仅能使你强身健体,更能激发你的多巴胺和血清素,让你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以这三个场地为代表的大学期间最核心的学习生活方式将决定你未来人生的格局和境界。“四项活动”,即社团活动、学科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能让你们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增长见识,引导你们成为专业技能与职业操守、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创新实践与批判性思维、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机结合的时代新人。
五要有坚韧的毅力,让艰难险阻为人生奠基。英国作家狄更斯曾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古往今来,凡能爬上人生顶峰之人,无不拥有坚韧的毅力,所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你们的优秀学姐经管学院“凳子姑娘”黄欢,虽因车祸失去了双腿,但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她坚持学习,重燃希望,不仅成功保研,还成为《人民日报》点赞的“网红榜样”。坚韧的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不弃微末、不舍寸功,有滴水穿石的坚持和耐心,才能培养韧性。她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惟有多锤炼、多摔打,能吃苦、肯拼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要想达到思有所悟、谋有所据、做有所成的水准,就要保持一事未了、寝食难安的状态,专注聚焦、持之以恒。美好的理想不会自动实现,胜利属于真正坚毅的人,成功属于不懈奋斗的人。
北宋大哲学家张载说,学问之方须“先立其大体”,是说人求学的起步之法应先给自己明确一个总体框架,才可有道可循。四川师范大学的这个大体就是由“理想、目标、计划、行动、毅力”这些五个变量构成的多元函数方程。这个函数方程把你们美好的大学时光构建起属于你们并将决定你们未来的视野、格局和情怀的美丽蓝图。理想,是你将蓝图变为现实的“北斗”;目标,是你将蓝图变为现实的指南;计划,是你将蓝图变为现实的规范;行动,是你将蓝图变为现实的阶梯;毅力,是你将蓝图变为现实的引擎。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川师大这座精神家园里,全面践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之道,以真理为依据,以至善为准则,以美生为目标,不断地开阔视野、提升认知、形成思想、探究方法,以此训练自己的知性智慧;真诚地敬畏生命、关心社会、感恩他者、回馈生活,以此自我积累人性资产。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大学应始终贯穿这一思想观念,即大学生应是独立自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他们有选择地听课,聆听不同的看法、事实和建议,为的是自己将来去检验和决定。真正的大学生能主动地替自己订下学习目标、善于开动脑筋,并知道工作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自己被召唤成为最伟大的人”。我坚信,你们每一个人,都可在践行大学之道的任何时刻、任何地方的努力中“感受自己被召唤成为最伟大的人”的快乐和幸福!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彰显生命的光辉
——在四川师范大学2022年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校长 汪明义
(2022年10月23日)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昨天,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对中国青年寄予了深切希望,发出了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动员令,激励着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再创伟业。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四川师范大学202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请允许我代表四川师范大学全体师生,向来自五湖四海的你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
风云跌宕、机遇难得。在经历考研史上最“卷”、巴蜀大地史上最“热”、天府疫情史上最“凶”的重重磨砺,我们最终如期相遇。我坚信,在熬过漫长考研过程中各种挑战和磨炼而走来的你们,一定会更加珍惜此一继续求学深造的机会。为此,借开学典礼机会,我想与你们交流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大学应是一类什么样的组织?
这是一个本科阶段思考过的问题,今天为何要重提?这是因为你们从本科生向硕士生、或从硕士生向博士生方向前行,不仅是学业身份的转变,更是学术品格和生活德性的陶冶更新,学术视野更高远,思维方式更多元,学识基础更厚实,专业能力更得整体提升。所以,对“大学应是一类什么组织”这一旧问题的新思考,就应该在更高阶梯上展开,只有深度认识了大学,才可能在大学这所精神家园里更为系统地再获新知,更达新高。
概括地讲,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其特殊性源于社会赋予它的基本定位:第一,大学是探索的世界性方式,它肩负探索人类共生存在、构建共同价值体系、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建文明的世界责任;第二,大学是生产的社会组织,它承担探索真理、创造思想、发展科学、生产知识和建构方法的人类使命;第三,大学是培养的时代平台,它必须担当起运用探索创造出来的知识、思想、真理、信仰的成果来培养新生代,使之成为“有教养的文明人”、高素养的社会公民和高创造力的社会劳动者的基本任务;第四,大学是存续传统的历史方法,它通过“生产”和“培养”的双重方式来推动民族文明再造和人类文明互通。
如上四个方面,首先定位了大学的性质:大学既是人间最善美的事业,也必须成为人类文明前行的灯塔,更应该是人类精神和智慧的家园。其次规定了大学的职责:一是必须“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二是基于“世界的未来掌握在那些对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解释能够比他们的前辈更进一步的人手里。大学最重要的职责,就在于发现这些人,爱护这些人,并培养他们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自己事业的能力。”
第二个问题:研究生的使命和责任是什么?
研究生,顾名思义,是研究学问的学生。研究生为何要以研究学问为己责和天职呢?首先,研究生教育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精英教育,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国学丛刊》序中指出那样,这样的教育是“使人成为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其次,他说,学问乃“一国之名誉与光辉”,这因为“学问之所以为古今、中西所崇敬者,实由于此。凡生民之先觉,政治教育之指导,利用厚生之渊源,胥由此出。”由此性质和职责的双重规定,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应以生命投入的方式,既沉静地博览以奠定“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庄子•天下》)的学业基石,更应面向世界学术,开阔其视野,了解其前沿,校准其方向,自我凝练积极投入探索社会发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方向和能力。
从人类大学发展史观,任何一所世界著名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大学因服务国家战略而兴,国家因大学支撑而强。最典型的范例莫过于近代研究生教育的发祥地德国柏林大学,它从1810年创立之日始就明确“富强德国”的职责和使命,并为此确立起“让新人的成长与新知识的诞生同步”的人才培养理念,教师将研究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将研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为“科学而生活”成为大学新的理想。她的成功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著名哲学家费希特、黑格尔和谢林先后出任该校前三任校长,他们为这所大学注入了学术文化的基因;伟大的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弗•恩格斯均是其杰出校友,卡尔•马克思在此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哲学家和伟大社会学家奠定了坚实基础;亚历山大•洪堡在该校完成了其后成为德国地理学的奠基之作《宇宙学》;约翰纳斯•米勒在该校完成的名著《生物学手册》被后世列为医学院学生的经典教材;古斯塔夫•马克努斯在该校建立了德国第一个物理实验室。除此之外,为柏林大学在很短时间里成为著名大学做出杰出贡献的还有: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奠基人之一的赫尔曼•亥姆霍兹,电磁波与光电同一性的发现者海因里希•赫兹,光速的测定者阿尔贝特•迈克尔逊,量子理论的创立者马克斯•普朗克以及相对论创始人阿尔贝特•爱因斯坦等。
柏林大学研究性教育不断取得的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为全世界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树立了光辉典范,她的成功充分证明:求知欲旺盛、精力充沛、想象力丰富和好奇心强烈的年轻人与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导师在一起开展富有生命力的学术探讨,构成研究性教育的核心内涵,即研究生与导师在一起以客观事实和经典理论为依据、以平等自由方式展开讨论甚至争论,对已成定论的内容给予理性的怀疑,对未知的问题开展多元思考,对形成的结论进行多视角的检验,对取得的成功相互鼓励并宽容地接受失败等,既是研究生的研究性的学术生活的核心内容,更是研究生自励其研究性成长的基本方式和必为过程。
第三个问题:川师大是如何培养研究生的?
大学的使命,总是“不待扬鞭”鼓文明向前的潮头。
研究生的责任,必须“自奋其蹄”做时代发展的先行者。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无不以此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国家乃至人类思想文化科技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杰出甚至领袖人才,推动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而中华民族的当代复兴,更是迫切需要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最为实际地构成了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
四川师范大学是国内首批硕士授权和第十批博士授权单位,其较长的研究生教育的经历不仅积累起丰富的发展经验,而且培养的杰出人才辈出:四川师范大学,1979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200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时至今日,学校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5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00余人,涵盖2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完整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和师资队伍体系。三十余年来,川师累计为社会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0余人,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教育精英、学术大家、治国英才、行业翘楚。同学们,学校强大的办学实力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将全方位引领你们将自己塑造成为“三心、四能、五结合”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全面提升你们的“责任心、进取心、好奇心”;高水准地提高你们的“表达能力、和谐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并以高远的方式和开放的姿态培养你们“专业技能与职业操守结合、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结合、创新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结合、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结合”的核心素养,引导你们成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和人类进步事业的积极参与者。你们将从师大出发,读懂自己、读懂国家、读懂时代,读懂文化和文明,读懂过去和未来,读懂自励与坚守。
第四个问题:研究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
2014年的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大学》。《大学》主要阐述了大学人生修为的八个台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培养人如何成为社会人的基本使命和能力目标;修身齐家,是《大学》培养人怎样成为家庭人的基本责任和能力要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此四者,是《大学》培养人如何成为一个真正人的基本进路和方法。这种将社会与家庭、公民与成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的深刻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也从中展示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特征。既符合大学之人类、世界和全球视野,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世界广泛认同的价值基础。所以理应成为研究生实现初心梦想的价值遵循。
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如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彰显生命的光辉。
著名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他的一篇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谈到,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格物”和“致知”,在科学研究中要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不要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才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所以,在丁肇中教授的科学生涯中,格物致知就是在躬行践履中研究真理。但在中国先哲看来,以格物致知的方式探求真理,还只是最初一步,需要在此基础上诚意和正心,用至善去纯化本心,以至诚去坚守本心,用内生于心底的光辉照亮生命,才可践履从个人到家庭再至社会以及人类的责任。我们从科学研究层面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希望大家学贵力行,行贵体悟,行而致知,知而促行,自我培育修齐品格,自我成就经世致用之才。
首先,要实践创新,笃行不怠,格物方能致知。
从本科生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最关键的转变是从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为主转向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为主,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更好认识世界,以具备参与更好地改变环境、建设美好未来的探索创新能力。在上世纪50、60年代,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并对原有药物产生抗药性。为此,39岁的屠呦呦毅然接受国家疟疾防治项目研究任务,从中医研究开始了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此后,屠呦呦翻阅古籍,寻找方药,拜访名医,用两年多的时间收集了2000多个药方,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最终筛选出了200余个重要提取物。但这对疟原虫抑制率最高的也只有40%。屠呦呦坚持不懈,最终在中国古代东晋文献中找到了青蒿治疗的有效记载。为了实现化学物质到药物的转变,屠呦呦团队在中草药青蒿的提取实验进行到第191次时才终于发现了青蒿素,最终成功挽救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尽管屠呦呦已经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却说“虽然发现青蒿素快半个世纪了,但其深层机制还需要继续研究”。她的成功告诉我们:真理不会停留在表面,只有亲身实践、不断探索才能真正发现事物的本质并揭示其根本规律。行百里者半九十,科学研究越是艰难,越是紧要,越要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不断开拓,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才能成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识能够比你们的前辈更进一步的人。
其次,要坚守初心,矢志报国,诚意方能正心。
初心乃志业的本心。行志业者,初心纯正,方能行稳致远。学术初心,既是探索真理的纯正追求,也是科学报国之坚定信念的源泉。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交大求学期间,就树立了科学救国、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将个人抱负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钱老笃定学成必归的信念赴美留学,其学成后冲破重重阻碍义无反顾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的生动案例,诠释了老一辈科学家自始至终永葆学术初心的高尚情怀和优秀品质,体现了一个科学家彰显生命光辉的最佳方式就是将自己一生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社会需要和人民期盼而同向同行。在潜心问道时要有“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学人境界,这也是诚意的内涵;在关注社会时要有“系天下苍生、谋人类大同”的人文情怀,这更是正心的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
其三,要勇攀高峰,造福人类,弘毅方可致远。
科学技术研究的本质、宗旨与价值,在于造福人类,它贯穿于科学技术发展始终,成为科技事业发展的浓厚底色,支撑并推动着科技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也只有造福人类,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懈追求科学真理的一生事迹,更是永恒的典范。1966年,不到33岁的袁隆平发表拉开水稻杂交育种序幕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在当时是一篇跨越世界水稻育种研究“禁区”的论文,因打破了遗传学经典理论及国际普遍观点而震惊世界。其后在近60年的研究生涯中,袁隆平专注于杂交水稻研究,用一生的心血让中国杂交水稻成为世界第一。袁隆平的成功,不仅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更是造福全世界人民。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在晚年的自述中,袁隆平多次提到:“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的科学贡献真正践行了科学的最高境界就是造福全人类。今天,我希望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你们,像袁隆平一样有坚定不移的科学精神、勇于攀登的坚韧毅力,一往无前、不断攻克人类前行道路的技术壁垒、科学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同学们,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在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但却又面临艰难险阻之时,我们中国人,尤其是你们这样的当代中国青年,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用信仰、思想和知识去铸造践履初心和梦想的智慧和能力!
同学们:
期待你们,在本己的学术躬耕中,格物致知不止;
期待你们,在应为的发展征程中,诚意正心不息;
期待你们,在无限可能的未来中,源源不断地绽放生命创造的光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