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我校数学科学学院丁协平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月4日晚7时09分逝世,享年82岁。丁先生是成果卓著的数学家,是深受师生尊敬爱戴的好老师。今天,他离我们而去,我们沉痛哀悼、深切缅怀他!现转载《著名书数学家丁协平教授》一文,愿丁老一路走好!
丁协平,1938年生,数学家,教授,四川自贡人。四川省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196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1961—1964年在原成都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64年起在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任教至退休。1986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被选入美国马奎斯《世界名人录》。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在非线性分析及应用领域内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90年代先后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成果6次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4次),两次获四川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获四川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80年代初期开始在《科学通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1999年和2000年分别获《SCI》收录论文数数学类个人全国第一名,2000年获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颁发的《经典引文奖》(三篇论文获奖)。1997年获“四川省师德标兵”荣誉称号,2001年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7年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曾任成都市第九届,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四川省第七届政协委员。
我是 1985 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外语系读书的,在进校不久后参加的一次全校大会听说,数学系有一位叫丁协平的专家十分了不起。1987年,我读到了发表在《四川师大报》当年 9 月 27 日第 3 版王江撰写的一篇报告文学《书桌前的大世界——记国家级专家丁协平老师》,进一步了解了他。以后若干年内,我经常从官方与民间渠道听到关于他的信息,但由于我跟他所学习的专业和所工作的学院不同,所以一直未能认识他本人。2008 年冬季的一天,在狮子山校区桂苑三号门附近,正在站着同我聊天的外国语学院老专家刘宗周老师突然对我说: “他就是丁协平教授。”我随着他抬手所指的地方望去,但见一位男子行走在南校门到家属区的道路之上,年龄七十上下,身高中等偏上,外表朴实无华,衣服层叠厚实,步履稳健,目光平和,沉默寡言,若有所思。这就是我亲眼所见的著名数学家丁协平教授了。
一
1938 年 4 月 16 日,丁协平出生于四川自贡的一个乡村之家。他从小就体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1956 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大学数学系。从 1956 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重点大学,本科生的学制都是 5 年。他在校期间,承蒙柯召教授、张鼎铭教授、蒲保明教授等数学大师的教诲,打下了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5 年在校期间,中国出现了若干历史事件,1957 年反右,1958 年大炼钢铁,1959 年反右倾,1960 至1961年“困难时期”,这些他都经历了,人生受到磨炼。1961年,他从四川大学毕业,分配到原叫成都大学、后称四川财经学院的数学系任助教。1964 年,来到四川师范学院数学系工作。1981 年,晋升为副教授。1984—2011 年,任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198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 年,晋升为教授。同年,批准为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986—1998年,任《应用数学和力学》和《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1990 年,任四川省数学会常务理事。1991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 年,成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2—2005 年,受聘为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2004年,受聘为“成都市第八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学术评审委员。他曾任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四川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2010 年,退休,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二
丁协平教授告诉我说,在相当长的历史期间,四川师范学院的工作重点都是教学,对科研工作的要求并没有提到一定的高度。他来到狮子山以后,完全是利用业余时间来从事科研工作。那时候,科研工作的条件非常差劲,居住的是苏式筒子楼,红砖红瓦,房间狭小,冬冷夏热。更困难的是,科研所需资料十分难搞。图书馆的资料数量不多,而且内容陈旧。复印机、计算机也没有出现,所查阅到的有用资料全靠手抄。自己订阅的期刊,有时候要一两年以后才能收到,等收到这些资料的时候,新资料已经变成了旧资料。
20 世纪 50 年代,东西方进入冷战时期,中国跟苏联建立了特殊的国家关系,大学公共外语一般是开俄语而不设英语的,所以他在四川大学期间是学俄语而不习英语的。问题是,国外数学领域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是用英语发表的,这给他的科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于是,他买来英汉字典,先将英语论文逐字逐句地翻译成汉语,再进行认真阅读、仔细钻研。他的学生何诣然告诉我说,他早年见到过丁协平教授的一本颜色泛黄的合订本论文,大约有 20 篇,全是手写而成,誊写工整,字迹清晰。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自己所喜爱的科研工作,终于在 1979 年,在核心期刊《数学认识与世界》发表了平生第一篇学术论文。以后,他在积极从事科研工作、不断推出科研成果方面便一发不可收拾。他主要在非线性分析及应用、随机分析及应用领域内从事研究工作,曾四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次主持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基金项目。
他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数学年刊》、《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Nonlinear Analysis、Journal 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Computersand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Journal of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等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360 余篇,其中有 160 余篇被国际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刊物SCI检索。他的科研成果曾经六次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其中,三等奖4次,二等奖 2 次。两次获四川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 1 次,二等奖 1 次。1986、1989、1992 年,连续三年获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一等优秀论文奖。1998—2008 年,连续 11 年评为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十佳,其排名为第一或第二或第十。据国家科技部与 2000 年和 2001 年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他连续两年获 SCI收录论文数数学类个人全国第一名。2000 年,获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颁发的“经典引文奖”,3篇论文获奖。他的研究成果已获国内外学者公认和好评并被广泛引用,对促进非线性分析理论和应用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他的研究成果在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已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为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丁协平教授一直非常重视学术交流。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他就开始注意搜集国内外最新的学科动态,设法与学科最前沿的专家学者取得联系。他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在大会上作报告,在小组上作讨论。丁协平教授在四川师范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已经 52 年了,他在这期间是一直非常重视学术交流的。早在 1970 年代末,他就开始注意搜集国内外最新的学科动态,设法与学科最前沿的专家学者取得联系。他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在大会上作报告,在小组上作讨论。1988 年以来,先后应邀前往美国数学会、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DalhoUniversity)、圣文森特山大学(Mount Saint Vincent University)、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香港中文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Pusan StateUniversity)、台湾中山大学等出席国际会议,担任客座教授和开展合作科研工作,促进了我校同国内外高校的学术交流,提升了我校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声誉。
三
丁协平教授在四川师范大学已经工作 52 年了,这期间,除了科研工作外,他还积极从事教学工作。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注重知识更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他善于把教学同科研结合起来,把自己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直接、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去,这有利于帮助研究生和进修学者尽快进入学科前沿、更好开展科研工作。他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以自己高尚的情操来熏陶影响学生,深得学生爱戴。研究生卢宏涛评价说: “丁老师不但以严谨治学的精神和丰硕的学术成果著名,他的高风亮节更是学生的楷模。”研究生周育英给他写信说: “我仍然在教育学院工作,天天与中学教师打交道,我现在工作起来比较顺心,这主要得感谢您多年来对我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丁老师在学术上已硕果累累,但仍不停追求的精神,以及丁老师知识渊博,为人厚道,宽厚待人的品德,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他在教学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成绩显著,令人敬佩。他曾 2 次获四川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 年,他获四川省“师德标兵”称号。2001 年,他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7 年,他获得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四
丁协平教授传道授业,扶持后学,为社会、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他培养的本科生中有不少已经成为高校、中学的业务骨干,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顶梁柱的作用。
他是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第一批研究生、进修学者指导教师,已成功带出 26名研究生、20 名进修学者。在他培养的学生中,有 8 人取得博士学位,6 人晋升教授,不少人已成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导师。在他所带的硕士研究生中,何诣然在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原为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院长,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四川省双语精品课程“拓扑学”负责人,中国数学会理事,中组部第六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在他所带的进修学者中,邓磊已成长为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命名的首批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在《数学年刊》、Journal of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Nonlinear Analy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athematics、Mathematics Science、Acta Mathematica Sinica 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00 余篇,论文“Iterative approximation of Lipschitz strictly pseudocontractive mappingsin uniformly smooth Banach spaces”获得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亚太部副主任(VicePresident,ISI Asia-Pacific Division)亚当·克莱恩(Adam Klein)颁发的最佳引用奖(ISICitation Classic Award),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多项。丁协平教授在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关心和支持学校、院系的改革和发展,并且积极承担各项社会工作,曾任成都市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四川省第七届政协委员。
现在,丁协平教授住在比邻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的成都市万科城市花园,恰好我也住在这个小区。今天,我在小区林荫小道上遇到他,他正从农贸市场买菜归来,已经白发苍苍,年近 78 岁了。他身体健康,思路清晰,除了做点买菜之类的家务外,还依然没有停止他所钟爱的科研工作。
(作者系我校外国语学院教授、应用技术学院副院长。)
文章2016年4月发表于《师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