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下午,学校在在狮子山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专题学习报告会。校长汪明义给部分2018级新生讲“如何度过大学时光”。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全体干部、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一年级新生辅导员、2018级各班班长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海东主持。
汪明义首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古今中外大学的发展历程。他说,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人对大学的理解是不同。近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大学的本质,赋予了大学若干美誉:大学是社会的灯塔、大学是创新的活水、大学是文化的酵母、大学是道德的高地、大学是良心的堡垒、大学更是梦想者的乐园;在当今时代,大学更凸显其文化机构的职能,大学是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心、是本民族现实文化批判与甄别的基地、是外国经典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展示与融合的平台等等。
他讲到,关于上大学的原因并没有教科书般的标准答案。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上大学是少数人的特权;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上大学成为了大多数高中毕业生的福利,通过上大学获得知识和智慧,为将来更有成效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即将到来的普及高等教育阶段,上大学便会成为高中毕业生的义务,为将来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有责任感的公民以及人类进步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准备好足够的知识、智慧和能力。他指出,上大学的终极目的是通过放飞梦想、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实现自身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是要让你们完成一次刻骨铭心的人生态度的转变;改变个人命运,甚至改变家庭、地域的命运,这就是大学的追求所在。
在谈到“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时,汪明义说,大学生应当拥有强烈的梦想、明确的目标、可行的计划、踏实的行动及坚韧的毅力。他指出,强烈的梦想需要充足的养分和空间生根发芽,需要时刻保持激情的燃烧 ;明确的目标能够帮助内心的力量找到正确的方向;可行的计划既可审视自己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又可为迈向成功刻画好明确的路线图;踏实的行动是架起理想和现实的桥梁,只有将远大目标与踏实行动相链接,才能最终铸就通往成功之巅的阶梯;坚韧的毅力才能让自己在崎岖不平、举步维艰的追梦之路上一步步靠近成功。他也希望在大学四年里,同学们能在学术报告厅里充实当下最鲜活的知识;能在图书馆中汲取书本的知识与经验;能在操场上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在社团、科技、公益、社会实践等“十个一”的养成活动中锻炼才干、增长智慧。
他强调,毕业后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度过大学时光是相互关联的。大学生要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三心、四能、五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其中“三心”包括高度责任心、持续进取心、强烈好奇心;“四能”包括良好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和谐能力;“五结合”包括结合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创新精神与批判精神的素质。他殷切期望同学们在历经大学几年知识攀爬和经受艰苦历练之后,应该不断追逐自己的梦想、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智慧,最终把自己锻造成为具有社会主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和人类进步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校长汪明义作报告